2021年1月18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0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榜单聚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资源环境等五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需求集中、迫切的领域,优选能够代表前沿水平,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商业模式可见、商业潜力巨大的50项技术成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立祥教授技术研发团队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灾难与心肺复苏分会副主任委员、徳美瑞医疗李静董事长率队研发转化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研究成果,获“科创中国”先导技术生物医药领域的十项技术之一,也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华医学会及解放军系列唯一入选该榜单的原创技术。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是源于临床上针对心脏骤停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禁忌证的限制而产生,且在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从而限制了对传统胸外按压技术的实施,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由此探索出“胸路不通走腹路”的新途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应运而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对于大众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与传统心肺复苏技术有着共通之处,即通过器械对心脏骤停患者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履行起死回生的使命;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另辟蹊径,通过腹部进行起腹心动、起腹呼吸——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如图1-2)。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临床上是如何抢救人们生命的呢?它通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吸盘吸附于心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由抢救者手持手柄,主动提拉与按压腹部,使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驱动胸腹之间的膈肌上下移动产生的“腹泵”机制,继而改变胸腔内容积与胸腔内外压力梯度,发挥“胸泵”“心泵”“肺泵”多泵效应,增加心排血量的同时完成体外腹式呼吸,进而实现人工循环与呼吸并举的心肺复苏技术(见图3-4)。
图3
图4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能发挥什么独特的作用呢?一是可以对胸廓不完整(胸肋骨骨折等)的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而弥补了以往胸外按压不能对胸部创伤患者行心肺复苏的缺陷;二是对可进行胸外按压的胸廓完整性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同救治,达到了胸腹联合心肺复苏的最大化效应;三是可以驱动胸腹之间的人体主要呼吸肌——膈肌完成体外腹式人工呼吸效应(图5)。
图5. 腹部提压体外腹式呼吸示意图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它除了具有独特的起腹心动、起腹呼吸特质外,尚能强化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每一个环节,为实现高质量心肺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孟庆义 刘亚华 刘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