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疫情阴霾仍在蔓延,既不太平也不安宁。
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造成重大冲击,全球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与此同时,地缘政治持续动荡,经济复苏不均衡加剧南北鸿沟。各国一边要应对疫情,一边要保经济保民生,难度可想而知。
怎样看待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形势?习近平作出重要判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三个“变”和一个“前所未有”,足见形势之复杂、挑战之峻切。在这样的背景下,论坛年会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意义深远。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碰到难事就绕着走。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古代典籍《群书治要》中的一句话——“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意思是,无论处在安定时期还是在危难之中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同样,即使面对重重挑战,也决不能犹疑退缩,而要迎难而上,不断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4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次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这是着眼于时代大势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各国携手应对困难的底气所在。
二
有信心,更要有行动。习近平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
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比如,要彻底战胜疫情,需要各国加强防疫措施协调,“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需要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区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个国家的施舍,而是地区国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分别用“大船”和“机器”为喻,生动阐释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
然而,有的国家依然奉行冷战思维,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对此,习近平明确提到三个“根本行不通”:当今世界,任何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脱钩、断供、极限施压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
如何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他去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也强调,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
这方面,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
三
博鳌亚洲论坛是展现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从“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再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年来,习近平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这次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他还宣布了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比如,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将给亚洲地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更多中国机遇。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亚洲奇迹”。事实一再证明,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习近平提出,我们要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
这一愿景怎样实现?习近平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域内域外,都应该为亚洲添彩而不添乱,都要共走和平发展大道,共谋合作共赢大计,共创团结进步的亚洲大家庭。
对亚洲国家是如此,对世界而言何尝不是呢?(文/钟祺)